
皮革的直接转移印花所用的转移膜与前述的转移膜不同。花纹图案是直接被设计并印制在转移膜上的,转移膜上有花纹图案且印刷速度适中,这样才会使墨液均匀渗透丝网,每印完一张革,就要将印版上多余的印墨擦抹干净。为了保持印花质量均衡,同一张丝网版连续印花40~60次就应换版。印花后的坯革最好在烘干室内挂晾干燥,挂晾时避免粘着灰尘。由于皮革经过高温压烫,使皮板收缩变紧变硬,所以印花后需将皮革放入转鼓内进行干摔1h,使被压实的革身重新变得柔软,使被压倒的绒毛变得自然舒展,然后将绒毛用刷子刷起。摔软后的皮革再经绷板即成为成品印花革,绷板干燥使皮革处于被绷张的状态,线条处既有色料,又有粘合剂。
与纺织品的热熔转移印花一样,在转移纸的反面热压,使印花图案层热熔并转移到被印织物上;也和织物粘合剂剥离转移印花一样,将含有染料或颜料的粘合剂层,借助热压先剥离再转移粘着在被印花的织物上。皮革的直接转移印花先将转移膜贴在被印皮革的表面上,经过热压、冷却后,再揭开转移膜的底纸,彩色图案的线条就被转移到了皮革面上。
工艺步骤:坯革的准备——贴转移膜——上机压烫——揭去转移膜底纸——皮革表面留有印花图案——印花革机械整理。
直接转移印花对坯革的要求与前述的丝网转移印花以及丝网印花对坯革的要求基本相同。与纺织品的转移印花不同的是,坯革在整个生产和整理过程中经过多道工艺程序(一般有30~50多道不等的工序),发生许多物理和化学的反应过程,若坯革在整理过程中使用了过量的丁二稀树脂,印花后转印膜会难以揭起,容易破坏花形的完整性。如果在制革过程中用了过量的蜡剂或者皮革在印花前过于潮湿,往往会使印花图案难以被转印到皮革面上,而随着转印底纸被揭掉,花形遭到破坏。根据革面情况选择转印膜十分重要,在贴转移膜时,要根据坯革的粒面或绒面的状况以及所需要的色彩图案来选择。
热压型热熔转印花纸首先应采用丝印或凹印等印刷方式,将设计印花图文印刷在热转印纸或塑料膜上,然后通过加压加热将图文转印到皮革材料上。热压型热转印丝网油墨使用的是热塑性树脂,是经过羟甲基化处理的N一羟甲基化聚酰胺共聚物,一般都可溶于乙醇,可以用做热熔粘结剂,但溶解度有限,在短期内易产生冻胶,因此,不能作为油墨的成分。把甲氧甲基基团偶合至醇溶性聚酰胺共聚物的氮原子上去的方法制得的N一甲氧甲基化聚酰胺共聚物,提高了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溶液稳定性好,长期存放也不易形成冻胶或改变黏度,可以用来制作该类油墨的粘结料。具体配方举例如下:(以质量百分数计)
N一羟甲基化聚酰胺
|
19.0
|
苯甲醇
|
40.0
|
甲苯
|
17.0
|
乙醇
|
6.0
|
膨润土
|
9.0
|
颜料
|
9.0
|

皮革转移印花设备一般采用平板加压加热式转移印花机,这种设备是将转移印花纸和皮革贴实后一同放在两块热板之间,进行均匀加热加压,转移印花纸上的花形染料就会被转移到皮革的表面上。由于皮革加热温度没有纺织品高,采用平板式熨平机熨烫条件一般为85~90℃之间,压力为24MPa,时间为3~5s。
这种设备一般可由电加热,也有的采用热油作载体加热或采用红外线加热。加热温度、压力和作用时间均可随意调节。即便是加热比纺织品低得多,经过熨烫后的皮革,手感仍会稍硬,要想恢复皮革印花前的状态,还是要进行适当的摔软操作。
对印花革的摔软是为了对被加热加压而粘结在一起的革纤维进行松散,使皮革手感柔软,同时使革面具有更美观的粒面花纹,摔软操作可在硬质木材制作的转鼓中进行,鼓内表面应十分光滑,有些摔软转鼓上还可配备温度控制器和湿度控制器,供操作人员调节。摔软操作可分为干摔软和化学摔软两种,普通的于摔软主要是为了改善革的柔软性或使革粒面产生美观的花纹。化学摔软与干摔软相同,只是在摔软的同时向转鼓内加入一些改善手感的化学试剂,但这些化学试剂应在不影响印花图形的情况下使用。如加适当的手感改进剂、柔软剂、渗透剂、加脂剂、染料固色剂等,这样可强化摔软效果。
从前文可知,皮革不易接受高温,皮革转移印花的特点是低温压烫。近年来,冷转移印花机及技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冷转移数码印花技术可直接用印花纸通过高精度冷转移印花机将图案转移到承印物上,这项技术不受面料材质和面料厚簿的限制。这一技术条件正迎合了皮革的转移印花特性——即要求转移温度低、皮革的皮层厚的特点。此外,冷转移印花技术还可解决染料印花环保问题,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且印花质量达到数码印花质量。这项技术虽然尚未在织物、皮革印花中广泛推广使用,但对提升皮革印花的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的意义。